《补天》作于1922年冬天,原名《不周山》
鲁迅在《故事新编媒介》和《我如何做起演义来》中,都提出了写稿《故事新编》的启事,提到《不周山》是以“女娲炼石补天”的传奇试作的一篇演义
文文紧紧的紧紧的抱着胤忠,依然任性的哭啊哭不松开
胤忠拍着她,拍着她,拍着她拍着她,文文,文文哦,好了啊,文文我们回家
拍着她,拍着她,拍着她,文文还是倔强的紧紧的更紧一些再紧一些抱着他哭啊哭,好象知道泪都流进胤忠的衣领子脖子里了,变成里一条不是一片的一条河似的
胤忠拍着她拍着她拍着她拍着她,文文我们回去
19、什么叫快乐?就是掩饰自己的悲伤对每个人微笑
秋来蝴蝶黄,双飞西园草,那一道弯弧给人的感觉就象是母亲的臂湾
若是在秋高气爽的一日,懒卧草坪,任阳光洒遍周身,双眼迷离,遥看白云相逐,雁阵排空,什么俗世纷扰,蝇营狗苟尽置于脑后,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
江南烟雨依旧,楼台水榭犹存,莲花一如既往地舒展粉朵,轻挽云袖的女子却不似从前
梦里清欢,云水声寒,庭院依旧秀色氤氲,我不弹古筝,已有好多年
曾经的故事已远去,亦不复重来,那些纯美的情怀也染了浮世的悲哀
我的古筝搁在遗忘的角落,攒了岁月风尘,琴弦想必锈蚀,再也弹不出绝世的清音
我远离家乡多年,淡漠了世情悲欢,一路上我慢慢地丢弃,行囊越来越空
人生虽还开始不久,可是留下的更多的却是回忆
我不弹古筝,虽然我居住在闲情滋长的江南,虽然我依然怀着思古的清愁,虽然我心底依旧暗自期待有一个莲荷般淡雅的知己
可我不弹古筝,我思绪迷离,我被俗尘浸染,我将心弄丢了
可是在这梅雨时节,在这个悠长的午后,一曲高山流水依然打动我的心,依然湿润我的眼
伫立在窗台,看院墙的青苔兀自地斑驳,看窗外的叶子无声地飘零,看水池的莲花寂寞地开着
古筝的清音在心间缓缓地流淌,拨动我锈蚀的心弦,凭着这感触,我知道,原来,我弹古筝已有好多年